在舊金山當金錢狗

再次回到舊金山,回到待了那麼久卻永遠習慣不了的赤貧、回到好不容易領到教育部獎學金,結果學費又漲了三十趴,在預料之外的變得更加貧困。

常常會在台灣的報章雜誌上看到台灣多麼的低靡蕭條、年輕人沒有希望,而國外(或許尤其是美國吧)是多麼重視福利、年輕人對於生命充滿幹勁與展望。在舊金山這個貧富落差極大的城市,說來慚愧,我反而是時常感到一股無法卸下的壓力。

隨著矽谷人才濟濟、他們的薪水也濟濟的來,舊金山之於我很不幸的成了全美物價和房價最高的城市,甚至打敗了蟬聯多年的紐約。一個原先號稱是嬉皮、次文化的小鎮,一夕之間轉換了方向,以科技人才的生活水準為優先,那些曾經各據一方的小店、書攤紛紛因為付不起房租而歇業。

在這樣的瘋狂房價之下,沒那麼多管道賺錢的留學生們只好一擠在擠,聽過最誇張的,在一個一主臥、一次臥,兩個廁所的公寓塞了六個人,客廳硬是被劃出三個空間,用布簾、屏風遮蔽後便是一個家。而都已經住成這樣了,在客廳露營為生的人們還是得交每月快台幣一萬七的房租,也就不難想見這間公寓的原價到底有多麼高昂。

這樣的慘況也不只單單發生在留學生身上,只是因為留學生在外沒有人依靠、不可能爹娘發現你的慘狀就立刻匯點錢來、或是把你拉回家住。而有人能依靠卻被期待18歲就獨立的美國人則是靠著貸款支撐度日,我的同學們多數都帶著「畢業後或許就能找到大學教職」的心情來念這個學位,有些甚至都早有另外一個碩士。而一個很好的朋友K他和他的伴侶兩人租了一房一廳一衛一廚房的公寓,這樣的房價約莫一個月六萬台幣,也是讓他們倆人每個月為了帳單發愁的元凶。即便他們已經為了賺錢天天都卡在各自的公司裡,K只要沒課就是坐在系辦工讀、教大學部的課,而他的伴侶L則是日日開車往返一小時車程的銀行開始與結束他的一天,但舊金山最低薪資到2017年為止每小時360台幣即便貌似高昂、其實還是無法和不斷飆漲的物價和房價相抗衡。K笑著跟我說,有時候他會收到親戚的金援,但這些熱騰騰入帳的錢只需要不到三秒就又從他眼前消失、拿去付上個月的卡帳去了。

一向秉持著有多少錢用多少錢的我,在2015年剛來舊金山時面對銀行行員詢問是否要辦信用卡時,意氣風發的說「No! 這有違我的生活態度。」面對他驚訝的表情我感到的是一股對自己氣節的欣慰。三年過去,我現在每天都在自我辯證到底為什麼要堅持著不辦張信用卡,用這股氣節跟自己僵持不下又能更再撐多久?

舉例而言,2017年的時候我申請上了教育部的留學獎學金,當時的我真的以為從此以後我再也不用為了學費煩惱,因為2015年我入學的時候一個學期12學分的學費是7800美金左右。這樣不管怎麼算,獎學金拿到手,一年的學費就有著落了。結果一晃眼時間過去,2018年,12學分的學費硬是漲到了一萬多,所有規劃好的藍圖都變成廢紙一張張,要跟誰談計劃和計劃後的夢想呢?

而學費不斷飆漲,在學校當助教的薪水可是一點也沒有上升的跡象,從原先還算是可以抵掉學費的一半,到現在同樣的薪水已經抵不掉學費的三分之一,有時候真的會想問自己這樣下去真的有希望嗎?若不是因為我遇到天使房東,這樣的薪水真的就是在客廳露營、每天吃營養口糧度日了。

這可能是我第一次意識到什麼叫做極端的貧困,從前引以為豪、在台灣每個月開銷不到6000的伎倆現在完全使不上力,也因此激發了各種生存的本能。既然在美國不能打工,就一直接台灣的案子,出考題、寫詳解、逐字搞、寫文章等等什麼都來,但想當然爾,用台灣的薪資來付美國的帳單絕對是拿三輪車爬山。到了現在,各種低於舊金山最低時薪的工作、甚至是只有一點點好處、以勞力換餐飲之類的項目都願意接了,不然能怎麼辦呢?

在這樣的狀態之下,喪失鬥志其實是很容易的。我也不是很確定我現在對於自己的自信還剩下多少,在那麼多經濟問題要考量的情形下又能如何顧及自己片子的品質,但因為已經開始了,也只能硬著頭皮做下去,只能一直相信,只要這樣的情況你過得了,接下來看到什麼都會是很好的;如果在這累的半死之後竟然還有更窮或是更糟的狀況,那就表示之前也還不是最慘的。恭喜恭喜。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