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快樂

2017年是我第一次正式的過聖誕節。所謂的正式,我一直以為就是會搭車、開車、風塵僕僕的與好友/家人相聚,吃個幾天的聖誕大餐。但今年的正式則來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準備禮物。

聖誕樹下的禮物是從小到大覬覦的美景,好像也是一個令人印象鮮明的美國夢。兩年前去Ron和Mandy家過聖誕節的時候我完全忘記準備禮物這件事,結果是在超市買了個娃娃交代了過去,相比起Ron在我們一進門就很興奮的說「禮物都準備好了!」,我內心可是愧疚不已。所以這次要出發之前就硬是拉著瓜哥去百貨公司挑禮物。總共四份,我們足足挑了三個小時!

其實Ron跟Mandy的禮物不難挑,難的是聖誕時節的百貨公司真是一個大黑洞。我們帶著堅決的心進入百貨公司,打算照著清單採購然後速速殺出,卻一下子就被包圍著我們的「特價!」「買一送一!」給擊敗。走著走著,覺得這個也很好、那個也很想要,竟然就忘記我們當初說的清單到底是什麼。我們最後帶著各種預期之外的禮物回家,進到家門的那一刻我竟然有種恍如隔世之感。

採購的那天是12月22日,在那之前我不管去哪遊玩,如果聽見身旁的路人在寒暄,話題總是離不開「你買完今年的聖誕禮物了嗎?」有些人早早就準備好,有些人則是忙於工作打算要在最後一刻全部買完、包完。接著,23日、24日,我繼續在各個不同的商場閒晃,訝異地發現不管是哪個城市,大家都沒有在客氣的,直到平安夜之前,就是各種買、買、買!而在Ron家看電視,廣告更是紛紛跳到你眼前,告訴你這就是一個「購物的季節」、「別忘了買更多送家人朋友表達你的愛」。一個瞬間突然感到有些恐慌,也想起自己買完禮物感到恍如隔世的下一秒,突然慶幸自己沒有在美國落地生根,否則從阿公阿嬤一路買到孫子輩,也難怪每一年禮物總是都推陳出新、也難怪大家總是大包小包彷彿所有商家都不用錢,因為不買怎麼辦?就算我只買給每個人一份禮物,全家大小加起來可能也快要20份了。

曾經聽過一個說法,說西方人覺得東亞文化給紅包的習俗是「非常沒有誠意」的行為,因為挑禮物代表的是對一個人細心的觀察、知道對方想要什麼所以送給他。但看在一個東亞人眼裡,紅包倒是實際的多,而且除了直系親屬之外只要給小孩即可,非常的有道理和經濟。畢竟這世界誰沒有經濟困難(可能只有郭台銘或是比爾蓋茲那類的,但那就算了,他們可以又送禮物又給紅包),比起每到十二月就開始煩惱到底要給對方多少禮物才可以表現自己濃厚的真愛,不如理性一點把錢省下來買食物或是放入共同的旅遊基金裡面,至少在我自己的感覺裡面更踏實又長遠一些。

假期的最後我還想起這學期上理論課時有位同學報告的minimalsm(簡約主義),以及大學時期文化研究課老師專攻的禮物文化。在禮物的一來一往之間其實傳遞的是權力關係,而我不想讓你在我之上,所以我會回禮。當時念一念覺得很生氣,送禮不就是因為我看到這個物品而我想到你所以我買下來給你嗎?而一位把我內心話說出來的同學亦是因為此番言論獲得圖學們的滿堂喝彩。然而,聖誕節讓我體會到,當禮物變成一個儀式,真心之後絕對就是權力的遊戲。即便是深愛彼此的美國人,也是必須約法三章、規定彼此只能買幾個禮物給對方,如果對方不遵守遊戲規則,他還得氣噗噗的在佳節時刻衝出家門多買六個,不管原因是不想讓對方失望、不想讓自己沒面子、還是不想讓對方覺得自己不被寵愛,總而言之總是有股氣惱的心情存在。愛明明存在,但愛被量化的透明,所以總是得達到一個標準才行。

也是在聖誕節的時候,我才理解了,之前北加州大火之後,各式各樣的團體,不論是主流還是想要吸引目光的弱勢,都會廣發傳單、舉辦活動邀請大家捐贈禮物給在大火中受到波及的小孩時,為什麼我會感到如此的奇怪、以及為什麼這個國家的第一直覺是舉辦這樣的活動。當時的我無法理解,為什麼我的家園受到災情影響,我想要的竟然是玩具?就算是小孩,我想要的難道不是食物?難道不是漂亮的衣服?難道不是新的書包或是鞋子這些我以前可能擁有但現在沒有的東西嗎?我難道這時候最想要的會是一間芭比娃娃屋嗎?但看著聖誕節人們紛紛把物質的給予當成一種愛在行銷、在洗腦,一個瞬間就理解了這樣的邏輯到底從哪兒來、往哪裡去。不論好與壞,但當我想起多年前風災、水災時,台灣人除了捐錢之外還會有不少人當起志工去災區打掃陪伴,好像又有更多的人情味以及真心一些。

留言

熱門文章